穗府辦〔2004〕6號
各區、縣級市人民政府,市府直屬各單位:
《廣州市食品放心工程體系實施方案》業經市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二○○四年二月二日
廣州市食品放心工程體系實施方案
為加強食品生產、經營的質量安全管理,推進食品放心工程體系建設,保障消費者的身體健康,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實施食品藥品放心工程的通知》(國辦發〔2003〕65號)精神,結合我市實際,制訂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ㄒ唬┮匀藶楸?。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以營造誠信經營、放心消費、安全衛生的食品市場環境為核心,不斷滿足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而日益增長的對食品安全、衛生的更高要求,為市民過上小康文明生活創造條件。
?。ǘ┤瘫O控。以實現食品從“源頭”到“終端”各環節的質量安全衛生為目標,將食品監管關口前移,抓住生產源頭,切實執行標準,實現從食品生產到銷售的全程監控,確保讓市民吃上放心食品。
二、管理模式
采取“政府規范市場、市場引導企業、企業依法經營、政府執法監督”的管理模式。通過對食品生產者、經營者、管理者的規范與約束,嚴格市場準入,加大對假冒偽劣食品的打擊力度,切實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三、基本目標
?。ㄒ唬┧哪暧媱?。按照“一年建章立制、兩年重點推進、三年全面鋪開、四年建成體系”的工作計劃,逐步推進,在四年內建成食品安全放心工程體系。
?。ǘ┪宕篌w系。食品放心工程主要建成五大體系:一是建成食品安全檢驗檢測監督體系,即以企業自檢、行業自律、政府監管相結合的檢驗檢測監督體系,對食品生產者、市場經營者等各類主體以及生產、批發、零售各環節實行全程監控;二是建成食品安全流通網絡體系,即確保食品批發、配送、零售等各流通環節的安全衛生;三是建成食品安全信息網絡體系,即及時將有關食品安全的各類信息向社會披露,滿足消費者的知情權;四是建成社會監督網絡體系,即建立起行業自律、輿論監督、群眾參與相結合的社會監督網絡體系;五是建成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即政府各部門分工協作,明確和承擔起各自對食品安全的監管責任。
四、基本策略與思路
?。ㄒ唬┧拇蟛呗?。食品安全放心工程主要實施四大策略:一是生產標準化;二是流通現代化;三是市場規范化;四是經營品牌化。
?。ǘ┗舅悸?。以肉品、蔬菜等主要生活必需食品為突破口,圍繞監控、監測、監管三條主線,以市場進入、市場交易、市場退出三大環節為立足點,分階段推進。
五、主要措施
?。ㄒ唬┦袌鲞M入環節。
確保源頭控制是整個工程的基礎環節。從生產源頭抓起,將監督管理關口前移,由事后查處變為事前監控,建立保障食品安全的第一道屏障。
1抓好生產基地建設。我市有關部門及各區(縣級市)人民政府應當根據本地區實際,做好食用農產品生產基地和食品加工企業的規劃建設。通過政府引導分期分批建立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分散的農戶則通過政府引導與定點的生產基地合作,促使其實行“龍頭企業(公司)+農戶”的模式,由企業統一管理、統一收購、統一保證食品質量安全。
2落實對生產基地資格的認定,實施源頭監控。市農業局負責對農產品生產基地、禽畜飼養基地、水產養殖基地、農產品初級加工廠(儲存場所)等進行資格認定。質監、商業等部門負責對食品加工廠、屠宰場以及食品儲存場所進行資格認定。
外地禽畜及其制品進入本市銷售,應攜帶當地縣級以上動物防疫監督機構出具的《產地縣動物檢疫證明》或《產地縣動物產品檢疫合格證》并接受縣級以上動物防疫監督機構的抽檢。沒有上述證明書或抽檢不合格的,不得進入本市銷售。發現有疫情的,要依法及時進行無害化處理。
3推行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制度。從事食品生產加工的企業,必須按照國家實行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制度的要求,具備保證食品質量安全必備的生產條件,按規定程序獲得食品生產許可證和食品衛生許可證,所生產加工的食品必須經檢驗合格并加?。ㄙN)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標志(“QS”標志)后,方可出廠銷售。進出口食品按照國家進出口商品檢驗檢疫及監督管理規定辦理。
4推進品牌經營與標識管理。主要農產品生產、加工企業都要為其出廠食品注冊商標,使用明確的品牌。其中,實行“公司(基地)+農戶”模式的龍頭企業(生產基地)對合作農戶所種植的農產品也要進行品牌經營,對暫時沒有條件注冊農產品商標的,在當地政府和行業組織的引導下,進行檢測后再進行簡易包裝,并注明商品名稱、種植者、產地、日期、數量等標識內容。
積極培育和扶持名優農產品品牌的生產和銷售,并大力宣傳,引導消費者購買品牌食品。對取得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等標識的農產品,為其開辟“綠色通道”,允許其直接進入市場掛牌銷售,并支持其建立食品銷售專柜。
5推進食品包裝。通過標準化管理,引導食品生產加工企業或食品批發與零售市場對即食食品實行包裝生產和銷售。蔬菜要推行包裝運輸。肉類食品進入市場前,必須按照有關規定采取密閉、冷藏、消毒、吊掛等保鮮措施,防止運輸過程中發生變質和二次污染,動物檢疫部門要對不同貨主、不同批次的肉類食品分別簽封,進入市場時,由駐市場的動物檢疫員或質檢人員啟封并備案,實行“一頭(只)一票一編號”,檢疫票據要注明產地、企業名稱、編號等信息。
?。ǘ┦袌鼋灰篆h節。
1建立食品安全檢驗檢測監督體系。對食品安全實施從生產源頭、流通過程到終端銷售的全程檢測與監控。
?。?)企業自檢。農產品生產基地、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屠宰廠、批發市場、農貿市場、肉菜市場以及經營農產品的超市、配送中心都要建立食品檢測制度,配備與其生產經營相適應的檢測設施和專業檢測人員,或者委托具有法定資質的檢驗機構代檢,逐步完善食品安全快速檢測體系。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要設立專門的內部檢驗室,配備專業的檢驗人員,確保食品安全。
?。?)行業監督。行業協會加強本行業監督、自律。
?。?)法定檢測。質監、衛生、農業、出入境檢驗檢疫局作為法定管理檢測部門,負責對食品生產、經營進行監管以及對一些容易引起食物中毒和引發人體重大疾病的食品實施檢測監控,并成立市、區兩級檢測中心,按照分級管理、屬地管理、許可管理的原則,分別進行監控。
2建立嚴格規范的市場監測抽查制度。
市食品安全領導小組定期組織有關部門對肉品、蔬菜等重點食品進行抽檢,同時在各區配置流動食品安全監測車,對轄區內所銷售食品進行日常檢查與臨時抽查,建立食品安全快速檢測處理機制,發現不符合安全衛生的食品就地封存。市場自檢中發現問題時,市場經營者要及時報告工商等行政管理部門,并函告定點屠宰廠、生產基地及有關地區的政府主管部門。市場自檢和執法部門檢查中發現的問題食品,要按照規定由指定單位銷毀或處理,由此發生的銷毀費用,屬于企業責任的,由企業支付;屬于有關執法部門發生的銷毀費用,由執法部門通過部門預算解決。
3培育超市食品品牌,抓好肉菜(農貿)市場的建設工作。
?。?)培育超市食品品牌。超市要打造好自己的品牌,樹立起市民放心消費的信心。推行超市食品安全報告制度,定期將安全衛生檢驗情況、安全保障措施以書面形式報告給衛生、質監行政主管部門,采取各種有效措施杜絕不合格食品的進入。
?。?)加快傳統肉菜(農貿)市場改造升級和超市化進程。大力推進肉菜(農貿)市場超市化改造,鼓勵經營生鮮食品的超市進入社區,為現代零售業在我市的全面普及創造條件,為市民提供更多安全、衛生、舒適的現代化購物場所。對傳統農產品批發市場進行現代化改造,使它們逐步具備拍賣交易、電子化結算、配送、檢驗檢測等設備及功能。
4實施市場與生產基地掛鉤制度。
納入國家實施強制市場準入的食品進入本市批發、零售市場,其生產加工應與本市市場建立產銷掛鉤制度。批發、零售市場要建立進貨索證制度和商品臺帳制度。相互掛鉤的企業、市場之間通過合同或其他證明文件明確供銷關系和建立食品質量安全承諾制度。促進批發市場、大型超市和主要肉菜市場與通過認定的生產基地簽訂經營合約,定點采購,統一進貨渠道。
5加強廢棄油脂管理。
對食品生產經營單位產生的廢棄油脂進行回收、加工的企業納入建設項目環境管理。從事回收、加工的單位必須向環保主管部門辦理環境保護項目管理報建手續。環保部門在審批過程中應對從事廢棄油脂回收、加工的單位和個體工商戶提出具體環保要求,并對生產場點實施環境監督管理。
6嚴格控制機團采購。
賓館、酒家、醫院、學校、幼兒園、機關和其他企事業單位應采購經政府認定的生產基地生產的或經檢疫檢測合格的食品。因采購不合格食品造成食物中毒事件的,依法追究單位、主要領導和直接責任人員的責任。
7全程追溯,層層落實。
按照可相互追查的原則,通過制訂食品安全跟蹤制度、衛生安全檢驗制度,建立零售、批發、運輸、生產各環節的安全追溯鏈條,建立層層責任落實機制,出現食品安全事故的,可由消費者追溯到零售市場、由零售市場追溯到批發環節、由批發市場追溯到生產環節,以明確食品安全事故的責任,快速召回不合格食品并進行理賠。
建立消費者監督體系,鼓勵消費者檢舉、投訴不符合安全衛生標準的食品。在全市開展名優食品評選活動,通過新聞媒體的宣傳,引導消費者選擇放心健康的食品,加大對不合格食品的曝光力度,營造全社會關心、監督食品安全管理的氛圍。
8信息管理,網絡交易。
以信息化推進食品放心工程體系的建設。由市工商局牽頭組織有關部門搭建一個食品安全信息網絡服務平臺。系統記載食品流通過程中各個環節的交易數據,實時監控食品流動的方向,以便追溯。同時生成統計分析報表,為政府和企業決策提供依據;并且定期發布食品安全信息,推介優質食品,公布誠信和“重合同、守信用”企業名單,披露不合格食品及其生產(加工)企業名單,為消費者提供信息查詢服務,引導市民消費健康放心食品。
食品生產和流通企業應加快發展電子商務,進行網上采購、網上交易、信息溝通。批發市場可以通過網上對供貨商發貨的品種、質量、數量、編號信息進行快速認定,以封堵假冒食品進入市場。
為配合食品安全網絡化管理,農業部門應加快推行農產品標識的規范化工作,應用條碼技術對農產品統一編號,進行信息化管理。
?。ㄈ┦袌鐾顺霏h節。
1動態管理。對食品加工企業和食用農產品生產基地的生產、加工活動實行安全衛生質量跟蹤制度。食品加工企業和食用農產品生產基地,應當建立質量記錄檔案,記載原料、添加劑、農藥、肥料、獸藥、飼料等生產資料的使用情況,記載防疫、檢疫、檢測情況,以方便產品質量問題的責任追溯。
2警示退出。對生產和經銷食品出現衛生安全質量問題的企業(業戶),視情節輕重實行警示、公示及退出制度,并由衛生、工商、質監、農業行政部門在各自的職權范圍內實施。
六、明確職責,協同管理
?。ㄒ唬┙M織保障。建立食品放心工程體系的組織保障制度。成立廣州市食品放心工程體系領導小組,由分管商業的副市長擔任組長,市商業局、工商局、衛生局、農業局、質監局、法制辦的主要領導擔任副組長,成員由市政府各有關職能部門組成。領導小組負責食品放心工程體系實施方案的推進和實施,落實有關制度和標準的制訂,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事故預警反應機制。
?。ǘ└魉酒渎?。市商業、農業、質監、衛生、工商、環保等行政管理部門按市人民政府的統一規劃和部署在各自職權范圍內依法履行職責,做好食品的安全監督管理工作。
商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食品流通領域的行業指導和管理;整頓和規范食品流通秩序,推進食品流通體制改革,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檢驗檢測體系;負責禽畜產品屠宰加工的監督和管理,以及禽畜屠宰加工廠(場)設立的審核;負責全市食品經營網點規劃及其調整;協同有關部門對食品批發、零售市場進行監督管理。
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食用農產品生產基地的規劃和組織建設;實施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制度;負責動植物及其產品的防疫、檢疫和質量安全監測;負責種子(種禽、種畜)、肥料、農藥、獸藥等生產、經營、使用的監督管理;市飼料管理部門負責飼料、飼料添加劑等生產、經營、使用的監督管理。
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負責食品生產加工企業的監督管理和食品質量的監測;負責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制度的組織實施和監督管理;負責組織農產品等農業標準規范的制定和監督實施;負責食品質量認證認可的監督管理工作。
衛生行政主管部門負責食品生產加工和流通領域內食品衛生的監督管理。審核發放食品衛生許可證;推行食品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制度;完善食物污染物監測網絡。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負責食品經營行為的監督管理;負責食品生產經營企業及個體工商戶的登記注冊;監督檢查流通領域食品質量;查處無證、無照加工和經營食品等違法經營行為。
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負責食品加工廠(場)、食用農產品生產基地和經營場地環境狀況及污染防治的監督管理。
出入境檢驗檢疫部門負責進出口食品的檢驗檢疫和監督管理;承辦行業協會及企業委托的食品檢測事項。
宣傳、公安、財政、國土房管、交通、規劃、藥監等有關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協助做好食品的安全監管工作。
各級人民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要將食品放心工程納入各自的日常管理工作,加大監管力度。
?。ㄈ┘哟髨谭Χ?。加強行政與執法各部門之間的協調配合,建立聯合執法制度,加大執法力度,同時大力發揮行業組織的督導作用,共同推進食品放心工程體系的實施。盡快制定與完善食品安全相關法律、法規與有關安全標準,加強對企業、市場經營者和經營業戶的監管力度。本地的生豬、蔬菜生產基地、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屠宰廠(場)的產品,不符合質量安全衛生標準的,由執法部門依法處罰,直至取消認定資格;外地生產基地、企業食品存在質量安全問題的,以本市主管部門的名義向當地政府和生產單位致函通報,要求其改正,否則在一定時期內禁止其產品進入廣州市場。
?。ㄋ模┏浞职l揮行業協會的作用。食品生產、經營的行業協會應當發揮行業自律作用,制定并推行食品生產經營的行為規范。一是要對消費者進行有關食品安全知識的宣傳,引導其購買有明確品牌、來源正當的豬肉、蔬菜、禽畜等食品,鼓勵消費者關注和監督食品安全問題;二是要密切行業協會與農戶之間的關系,選擇部分地區做試點,由行業協會協助組織分散農戶所種蔬菜集中送到批發市場檢驗和銷售,并由其引導農戶進行科學生產,逐步加大行業協會在食品生產與流通中所發揮的作用;三是要制定行規行約,加強行業自律。
?。ㄎ澹┘訌娦麄?。針對食品放心工程的長期性和復雜性,領導小組應引導各媒體以多種形式、多種角度進行宣傳,提高生產者、經營者、消費者和監督管理者對實施食品放心工程重要性的認識。新聞媒體要加大監督力度,對假、冒、偽、劣食品和違規企業與市場進行曝光,引導消費者選擇放心健康的食品。政府撥出一定的經費專門用于食品放心工程體系建設的宣傳推廣和培訓等。
七、分步實施,有序推進
?。ㄒ唬?003年建章立制?;就瓿尚抻啞稄V州市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廣州市牲畜屠宰和肉品銷售管理條例》、《廣州食品衛生管理辦法》和《廣州市食品安全檢測體系實施意見》,農業、衛生、質監等部門相應制訂關于食品衛生標準、農產品基地建設、市場準入制度的實施等方面的規章和規范性文件。制訂生產基地認定辦法,積極推進肉菜(農貿)市場改造升級和超市化的試點工作。以肉品和蔬菜作為突破口,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等八部門實施監控的食品為重點,基本建成醬油、醋、大米、小麥粉、食用植物油等五大類食品的市場準入制度,并重點抓好機關、團體、學校、幼兒園食堂和餐飲業的食品安全工作。
?。ǘ?004年重點推進。對本市及外地生產基地進行認定,全面落實生產基地與市場掛鉤制度;全面開展肉菜(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和超市化進程,年底爭取市中心城區百分之五十以上的肉菜市場得到改造或提升。建立和完善肉品、蔬菜的安全衛生檢驗檢測體系,逐步建立農產品檢測結果公布制度,建立對批發市場和零售市場的定期檢查和公告制度。重點抓好生豬、牛羊定點屠宰場的建設和品牌放心肉的推廣工作?;窘ǔ扇庵破?、乳制品、飲料、調味品(糖、味精)、方便面、速凍米面食品、膨化食品10大類食品的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制度。
?。ㄈ?005年全面鋪開。完成生產基地的動態管理體系,即每年對生產基地進行定期檢查和重新認定,將不符合標準的生產基地從掛鉤名單中刪除,同時向基地所在地政府及社會進行通報?;窘ǔ扇惺称钒踩珯z驗檢測監督體系,基本完成肉菜(農貿)市場改造升級和超市化進程。逐步完善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制度,對國家納入分步實施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制度范圍的食品,都要求取得食品生產許可證,經強制檢驗合格并加貼“QS”標志后才能進入市場銷售。
?。ㄋ模?006年建成體系?;就瓿墒称返纳a基地建設,全面建成食品安全的檢測、流通、信息、監督及監管體系。品牌肉、品牌蔬菜等品牌食品在超市占據主要地位,并完成對全部28類食品的市場準入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