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安鑫寶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山東萊陽市成為無公害農產品(種植業)出口示范基地縣

山東萊陽市成為無公害農產品(種植業)出口示范基地縣

  萊陽市地處膠東半島腹地,共轄18個鎮處,1個開發區,現有耕地120萬畝,其中果園面積40萬畝,蔬菜面積42萬畝,全市共有加工企業252家。近年來,萊陽市以進一步提高農產品質量,增強市場競爭力為出發點,積極應對加入WTO后國際市場構筑的綠色壁壘和國內市場實行的市場準入制度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在蔬菜、果品、畜牧等主導產業上大力推行農業標準化生產,有效提高了農產品在國內外市場上的競爭力。1999年萊陽市被煙臺市確定為蔬菜“一減雙?!惫こ淘圏c市,從1999年開始,該市有組織、有計劃地開展了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和出口工作。2001年5月萊陽市被農業部確定為“無公害農產品(蔬菜)生產示范基地縣”,2003年農業部確定為“無公害農產品(種植業)出口示范基地縣”。我們以此為契機,按照標準要求加大了工作力度,有力地帶動了全市無公害生產出口基地的發展。目前,全市蔬菜、果品生產基地全部按照無公害標準化生產,有效提高了農產品在國內外市場上的競爭力。2004年,全市農產品出口創匯23557萬美元,占全市的71%,為加快全市對外開放和實現農業農村經濟趕超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在農業部組織的全國第二批無公害農產品(種植業)生產示范基地創建縣的驗收中,萊陽市以優異的成績成為全省4個、全國20個創建“無公害農產品(種植業)出口示范基地縣”達標單位之一。

  一、 切實加強對創建工作的領導。

  近年來,萊陽市大力實施農業產業化經營戰略,蔬菜、果品等農產品加工出口創匯已成為全市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出口創匯多年居全國縣級市之首。隨著我國加入WTO后,國內外市場尤其是國際市場,構筑起了以技術壁壘和綠色壁壘為主的貿易壁壘,對農產品質量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實施農業標準化成為提高萊陽市農產品市場競爭力的必然措施。

  一是成立領導小組。市政府成立了由市長任組長,分管市長任副組長,農業、畜牧、工商、環保、技術監督等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工作領導小組和以分管市長為組長,農業局、畜牧局、財政局主要負責人為副組長的出口農產品綠卡行動計劃領導小組,統一組織和協調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出口和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農業局,負責處理日常工作。

  二是出臺規范性文件。 先后制定出臺了《關于蔬菜“一減雙?!惫こ虒嵤┮庖姟?、 《萊陽市人民政府關于生產蔬菜、瓜果等無公害農產品農藥使用范圍的通告》、 《 萊陽市蔬菜“一減雙?!惫こ虒嵤┓桨?》和《萊陽市無公害蔬菜生產技術規程(試行)》、《 萊陽市無公害蔬菜管理辦法 》、 《 開展“出口農產品綠卡行動計劃”的實施意見 》等規范性文件。

  三是加大投入。為支持和鼓勵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和出口示范基地的建設,市里每年都拿出400萬元的專項資金,作為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和出口發展基金,實行以獎代補政策,專項用于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和出口基地建設、質檢服務體系建設和宣傳培訓工作。各鎮處也都拿出一定數量的資金,引導、扶持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和出口基地建設。

  四是加強考核。為了切實抓好無公害生產和出口示范縣的建設和管理工作,市政府專門成立了考核領導小組,由市長親自掛帥,年初制定了詳細的工作計劃和實施方案,明確工作重點和步驟,年終進行認真總結,每年市政府都下發文件,加強考核,責任到人,領導組織定期檢查,對檢查結果全市進行通報。各鎮(處)根據各自實際情況,也制定相應的考核及獎勵辦法,加強對各村無公害農產品基地建設及的管理。通過以上措施,市、鄉、村各級都形成了抓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和出口示范基地建設的濃厚氛圍,有力地推動了萊陽市生產和出口示范基地縣建設的進程。

  五是構建“六大體系”。即從基礎工作抓起,建立和完善農業標準質量體系;從生產出口基地抓起,建立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出口示范體系;從改善龍頭加工企業入手,建立農產品加工體系;從抓合作經濟組織入手,建立健全營銷網絡體系;從改善檢測裝備入手,建立農產品質量認證和監測體系;從提高服務水平入手,進一步完善農業信息服務網絡體系。

  二、 努力加大宣傳和培訓力度。

  2000年以來, 我們先后在電視臺、電臺開展無公害蔬菜生產和出口專題知識講座115余次。同時,印發“  萊陽市人民政府關于生產蔬菜、瓜果等無公害農產品農藥使用范圍的通告 ” 2000份,在各鎮處蔬菜生產和出口基地、村莊、集貿市場進行了張貼和發放。并以萊陽市委、市政府的名義向全市 24萬農戶分發了《 關于推行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出口致全市農民朋友的一封信 》,  號召全市廣大農民朋友應對入世挑戰,大力發展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在此基礎上,我們還印制《萊陽農業科技》等有關無公害農產品生產的宣傳材料21.5萬多份,粉刷永久性宣傳標語260多幅。通過宣傳,基本上做到了家喻戶曉,人人皆知,在全市基本形成了一個關心和支持實施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出口的濃厚氛圍。

  為讓廣大干群真正掌握生產技術,我們分三個層次,有計劃、有步驟地加強對管理人員、基地農戶、廣大群眾的技術培訓。一是加強對管理人員的培訓。從2000年3月份開始,分四期對全市的所有農業科技干部和鎮處分管領導在萊陽農學院進行了農業標準化生產、無公害農產品生產等有關知識培訓,并多次邀請省、煙臺及萊陽農學院等有關專家教授對各鎮處主要領導及有關技術人員進行了蔬菜“一減雙?!惫こ毯蜔o公害蔬菜生產以產出口農產品質量安全培訓,使他們學習并掌握了無公害農產品標準及其出口農產品質量標準操作規程,提高了他們的業務素質和理論水平。二是加強對基地農戶的培訓。以出口農產品良好農業操作規程為基礎,結合農產品輸入國的產品質量標準,參照農業部、省農業廳、煙臺市農業局印制的主要作物無公害生產技術規程,采取集中培訓、田間技術指導等形式,加強了對出口農產品基地農戶的培訓。三是加強對廣大群眾的培訓。近年來,農業局對各鎮處所有農業科技示范戶、蔬菜生產和出口基地的菜農反復進行輪訓。到目前為止,共計培訓600多場次,培訓人數達18萬多人次。通過培訓,廣大干群迅速提高了對無公害蔬菜生產的認識,基本掌握了有關生產的技術規程。

  三、全力加快基地建設

  建設基地是推行農業標準化的有效載體,為切實推動萊陽市農業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出口工作,我們采取示范園引導、示范基地帶動的方法,引導群眾按照標準化的要求發展無公害農產品生產。

  一是建設標準化示范園。標準化科技示范園既是農業標準化實施的“樣板田”,又是農業標準化實施的“試驗田”,如何規范生產操作,如何提高農產品質量,示范園都會先做樣板。為真正發揮示范園的樣板作用,萊陽市委、市政府要求,每個鎮處都要圍繞本區域的主導產業,建立一處標準高、起點高的標準化(無公害)生產示范園,引導群眾不斷完善生產技術步驟和規程。按照這一要求,全市先后建立起了萊陽市農業科技服務中心、沐浴店無公害大棚黃瓜示范園等20處示范園。其中,萊陽市農業科技服務中心占地32畝,總投資400萬元,自2001年建設以來,先后已投入資金350萬元,建設起了組培中心、農藥化肥殘留檢測中心、土壤有效養分檢測中心、病蟲害測報中心和農作物良種繁育中心,成為引導農民實行標準化生產的重要示范場所,被煙臺市政府授予煙臺市十佳科技示范園。

  二是建設標準化示范基地。我們在古柳、照旺莊、龍旺莊、高格莊、沐浴店、河洛等鎮處建立了6個無公害蔬菜生產試驗區和7個無公害生產示范點,同時,為促進出口農產品生產基地的建設,今年,又在周格莊村、沐浴店村、黃崖底村、鹿格莊村等處建立了6個出口農產品生產示范基地,在所在基地內樹立了大型標牌。所有試驗區(點),全面推行統一環境質量、統一生產技術、統一農資供應、統一監測方法、統一產品標識等為主要內容的“五統一”操作規程?;鼐x擇在生產條件較好的基本農田保護區內,遠離公路100米以上,生態環境良好,不受工業“三廢”及生活垃圾污染,農田灌溉用水、大氣、土壤均符合《無公害農產品產地環境質量標準》,并有省級以上檢驗檢測機構的大氣、水、重金屬等項目的檢測報告。每年,北海、龍大、吉龍等食品加工企業對出口農產品基地進行環境檢測,萊陽市魯花、龍大、齊花、春雪等6家企業獲得綠色食品認證,到目前為止,全市共有綠色食品基地8萬畝,另外,“裕旺”牌黃瓜、“金泊子”牌梨、“宏達”牌萊陽梨、“不動山”牌紅富士蘋果、“興旺”牌番茄等15個產品已獲得國家級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照旺莊無公害蔬菜示范基地,試驗區面積20000余畝,區域內控制面積5萬畝,年生產各類蔬菜近10萬噸,其中,95%產品經檢測已達到國家無公害產品標準,并被煙臺市政府授予煙臺市“十佳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試驗基地的建立,對引導廣大農民發展無公害果菜生產起到了很好帶動作用。沐浴店鎮沐浴店村240個無公害黃瓜大棚,自2000年以來,在科技人員的大力幫助下,全面推行了無公害生產,受到了生產者和消費者的支持和青睞,連續兩年生產的黃瓜均比同期市場價每公斤高出0.6—0.8元,每畝大棚比一般大棚多收6000—8000元。

  三是為龍頭企業建設車間式基地。龍頭企業資金技術實力雄厚,生產經營網絡健全,在引導農民改變長期形成的傳統生產習慣,走標準化生產、規范化管理的路子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拉動作用。因此,我們把規范和提高龍頭加工企業的標準化水平,作為全市農業標準化工作的重中之重,依靠企業建立車間式基地的形式,引導農業標準化工作的開展。

  四、進一步強化管理和檢測

  1、制定操作規程。為切實推動萊陽市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和出口工作,我們經過詳細的考查、論證,制訂了菠菜、芋頭、芹菜、黃瓜等10多個品種的無公害農產品生產技術規程,同時,制定了菠菜、草莓、芋頭、花生等8種出口農產品良好農業操作規程。在無公害蔬菜生產和出口示范基地內,嚴格按照技術規程和良好農業操作規程進行生產和管理。

  2、加強技術指導。市農業局專門成立了由農技中心、植保站、各鎮處農技站共57名技術人員組成的技術指導小組,并聘請萊陽農學院、煙臺市植保站專家為技術顧問。技術指導小組和技術顧問定期為領導小組成員及有關人員舉辦農業標準化知識、出口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等方面的講座。同時,為加強出口農產品生產基地的管理,各食品加工企業也成立了相應的技術指導小組,常年深入各個無公害蔬菜基地進行技術指導。

  3、建立生產和出口農產品生產基地管理檔案。出口農產品生產基地內生產資料的使用嚴格進行登記造冊,建立了生產基地檔案,主要記載基地環境狀況、化肥農藥詳細使用情況、收摘日期、產量及日常農事操作等。

  4、依托龍頭企業搞好基地管理。萊陽市現有各類農產品加工企業252家,這些龍頭企業資金技術實力雄厚,生產經營網絡健全,在引導農民改變長期形成的傳統生產習慣,走標準化生產、規范化管理的路子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拉動作用。因此,我們把規范和提高龍頭加工企業的標準化水平,作為全市農業標準化工作的重中之重,依靠企業建立農場式基地的形式,引導農業標準化工作的開展。截止目前,龍大、吉龍、北海等企業已建立農場式基地25萬畝。

  5、加強農產品的檢驗檢測。一方面,為對農產品生產規程和出口標準進行全過程控制和檢測,我們投資400萬元,建立了萊陽市農業科技服務中心。建設起了組培中心、農藥化肥殘留檢測中心、土壤有效養分檢測中心、病蟲害測報中心和農作物良種繁育中心。其中,農藥化肥殘留檢測中心投資80多萬元。今年,又投資40萬元在萊陽市照旺莊、龍旺莊、沐浴店、高格莊建立4個基地農產品檢測站,每個檢測站配套速測儀2臺,在全市建立起較為完善的農殘檢測體系,對果菜中的化肥、農藥殘留進行檢測。最近,我們又選送了三名具有大本以上文化程度的科技人員到煙臺出入境檢疫檢驗局進行系統專業培訓,為全市下一步全面開展無公害農產品生產打下了良好基礎。另一方面,為加大對果菜生產和出口示范基地產品定點監測力度,我們在照旺莊、古柳、龍旺莊、沐浴店四個鎮處設立蔬菜質量速測站,在照旺莊蔬菜批發市場設立市場速測站。

  五、嚴把農業投入品入口關

  1、加強農資市場管理。為了保證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和出口的順利進行,我們加強了對農資市場尤其是加強對高毒、劇毒、高殘留農藥的管理。1999年,經萊陽政府批準成立了農藥監督管理站,成立了農業監察大隊,負責全市范圍的農資市場管理工作。為凈化農資市場,農資管理部門嚴格執法,進一步加大監督力度。每年出動宣傳車輛120余次,查處無證經營及流動經營業戶,對不合格農藥、化肥依法進行處理。同時,為教育引導群眾自覺抵制超標農藥,專門制作了“蔬菜瓜果禁用農藥”標簽,對所有農藥經營戶經營的無公害果菜禁用農藥必須張貼標簽。我們還采取多種形式,對農藥經營戶進行培訓,提高他們的守法經營意識和業務素質,從源頭上杜絕高毒、高殘留農藥的濫進、濫賣。

  2、依托合作經濟組織,搞好服務。目前,萊陽市現有在工商注冊的農民合作社218家,在民政部門注冊的農民協會6個。這些合作經濟組織技術力量比較雄厚、經營網絡健全,在引導農民改變傳統生產習慣,走標準化、規范化的路子方面有著不可代替的作用。這些農民合作組織帶動9萬農戶發展基地20萬畝,我們充分發揮他們的作用,積極為無公害蔬菜生產者,搞好技術、資金、信息、運銷等服務。如,萊陽市的東方果蔬合作社,就主要為社員提供種植服務和產品購銷服務,一方面該社將良種、技術及時向社員介紹推廣;另一方面,合作社與加工企業協調供求計劃,簽訂購銷合同,組織社員按企業標準進行生產。

  3、成立無公害農藥化肥專賣店。為使廣大群眾放心使用無公害化肥農藥,我們在市里成立了無公害農藥化肥專賣店,在照旺莊、高格莊等無公害蔬菜生產重點鎮處設立了36處相應的“連鎖店”,并指導有關企業成立了農產品配送中心,確保群眾用上放心、安全的農用物資。

聯系我們

地址: 深圳市寶安區航城街道鐘屋社區科璽工業園5棟

郵編: 518102

電話: 4007888015/0755-27697166

傳真: 0755-27697366

手機: 0755-27697166

聯系我們
国产精品人|精品在线播放|末成年女A∨片一区二区|欧美成人AA久久狼窝五月丁香|亚洲av无码专区色爱天堂老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