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發展無公害蔬菜 促進農牧民增收 |
日期:2005-08-17 | 來源:內蒙古農業信息網 | 作者: |
發展無公害農產品、綠色農產品和有機農產品產業,是現代農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充分發揮地域優勢、資源優勢和技術優勢,以專業化、市場化為導向,通過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內連基地,外連市場的載體作用,不斷提高產業化基地建設水平,增強無公害蔬菜產品的市場競爭能力,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在這樣的形勢下開魯縣無公害蔬菜產業協會誕生了。 開魯縣位于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西部,松遼平原西端,區域面積448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60萬畝,均屬西遼河沖積平原。全縣總人口38.2萬人,其中,農業人口33.5萬人,年糧食總產穩定在12億斤以上,是國家重點商品糧基地縣和農業綜合開發示范縣。2001年國家啟動無公害農產品行動計劃,開魯縣首批被農業部列為全國100個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示范縣之一。2002年10月有六個鄉鎮被北京市“放心食品工程”列為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并被國家農業部授予2001-2002年“全國無公害農產品(種植業)生產示范基地縣先進單位”。開魯縣無公害蔬菜協會是當地主要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之一,2004年該協會被農業部確立為國家級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示范點. 開魯縣無公害蔬菜產業協會是于1998年組建起來的,協會位于開魯鎮東郊2公里聯合村所在地,303國道北側,占地面積2000m2,是開魯縣創建無公害蔬菜產業化基地建設相配套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銷售平臺。協會設會長1人,副會長2人,秘書長1人,聘請技術顧問10人。協會下設生產技術部、市場銷售部和市場信息部,現有會員600人,其中營銷會員100人,基地會員500人,年累計外銷各類蔬菜1000多萬公斤以上,拉動了當地蔬菜價格。尤其是2004年各類蔬菜價格平均每公斤同比增長0.10元—0.20元,農民每畝純增加收入400元以上,取得了明顯的經濟效益和顯著的社會效益。 在內聯基地方面,開魯縣無公害蔬菜產業協會一是為農戶提供市場信息、新品種供應等無償技術服務。尤其是在化肥、農藥等投入品的使用上,嚴格按無公害蔬菜生產技術操作規程組織生產,并與基地簽訂聯戶擔保合同,建立500戶,2000畝蔬菜生產基地田間檔案,從而保證了產品質量。經農牧局定期檢測(2000份樣品),產品合格率均達到了100%。二是對農戶提供比較準確和相對穩定的銷售市場,適時組織產品的收購和銷售,對開魯縣蔬菜產業的發展起到了強有力的拉動作用,從而帶動周邊農戶1萬戶,面積4萬畝,生產各類蔬菜1.6億公斤,產值達1.28億元,畝純收入達到3000元。 在外聯市場方面,開魯縣無公害蔬菜產業協會堅持誠信為本,親情化服務經營理念為宗旨,雖然組建時間較短,但通過實踐已經呈現出旺盛的生命力。該協會從組建以來,充分發揮開魯縣中國北方最大的紅干椒生產基地這一產業優勢和長日型園蔥、甘蘭、蕓豆、荷蘭土豆等產品出口優勢,通過引進新品種,推廣新技術提高產品品質和單產,降低生產成本。年累計外銷生鮮蔬菜達到5000萬公斤以上,并通過加工提高產品轉化率,延長產業鏈條,增加產品價值,將無公害農產品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協會采取電話訂購、網絡訂購、定單訂購等形式,先后與沈陽、大連、本溪、鞍山、青島、長春、北京、天津、林東、林西、天山、大板、錫林浩特、西烏旗等域外市場建立了密切的銷售網絡。年外銷各類生鮮蔬菜1000萬公斤以上,真正發揮了外連市場的平臺作用,拉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 “基地+協會+市場”運營模式,以市場為導向,以培育壯大無公害蔬菜產業化基地建設為突破口,以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為栽體,按著區域化、專業化、集約化和無公害標準組織產銷活動,充分發揮內連基地、外連市場的平臺作用。一是為農戶提供市場信息、技術培訓、技術推廣、產品檢測等技術服務。嚴格按無公害蔬菜生產技術操作規程組織生產。二是為農戶提供比較準確和相對穩定的銷售市場,適時組織產品的收購和銷售服務,形成龍頭企業帶動的產銷街接、利益連結的產業化經營體制。拉動相關產業的發展,推動無公害蔬菜產業化基地建設進程。推動地方經濟,實現農民增收,推進農業產業化方面,起到強有力的拉動作用,具有明顯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
地址: 深圳市寶安區航城街道鐘屋社區科璽工業園5棟
郵編: 518102
電話: 4007888015/0755-27697166
傳真: 0755-27697366
手機: 0755-27697166
Copyright ?2004-2025 深圳市安鑫寶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 深圳市寶安區航城街道鐘屋社區科璽工業園5棟 郵編: 518102
電話: 4007888015/0755-27697166 傳真: 0755-27697366 手機: 0755-27697166
免費售服熱線
4007 888 015